文/ 圣骑士的传说 李 畅 王淑君 李 冉 杨羽丰
一、关于作者
访问者 : 我们了解到您是在大三的时候开始写你的第一本网文,您为自己取的笔名是“圣骑士的传说”,这个笔名是怎么来的啊?
圣骑士的传说 :其实,我一开始的时候是想取“圣骑士”这三个字的,因为那时候正好是西幻小说和《魔兽世界》比较流行的年代,我个人又特别喜欢圣骑士那个职业。不过后来,我取笔名的时候发现起点上“圣骑士”这个名称已经被人占用了,后来就加上了“的传说”这三个字,然后笔名就变得特别长。
访问者 : 请问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您开始网络写作?
我们当时写作大都是出于兴趣,我们自己在看网络小说的时候,那时候的作者写作都是挺慢的,写一天休息两天、写一天休息三天这样子,就感觉他们写得好慢,后来也是因为兴趣,就自己试着写了一本,然后就这么入行了。
访问者 :《奶爸》是您写作的第一本书吗?《奶爸》是我真正开始写作的第一本,前面大概还有一本,几十万字都不到的那种,有发到网上去,但没有什么影响那种。
访问者 : 您当时就打算将网络写作作为您的职业了吗?
没有没有,那时候其实想得根本没有那么远。而且当时网络小说的写作环境其实并没有像现在这么成熟。当时就是凭兴趣去写的,没有想过什么职业的。
访问者 : 您还记得靠写作赢得第一桶金的经历吗?是靠《奶爸》吗?能简单谈谈当时的感受吗?
是的,印象比较深刻。当时《奶爸》上传以后成绩好像还不错,第一个月拿了月票奖励第一名,再加上是处女作,还挺开心的。
访问者 : 您之前是兼职写作是吗?
对,我一开始是学生,后来是兼职,目前是全职。
访问者 : 当时您兼职写作的时候,家人是怎么看待的呢?
家人感觉还好,毕竟那时候我有“前科”,大学的时候就写过一段时间,中间又不写了,后来回来写的时候,家人除了感觉我很累之外,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感觉了,也不会多想。那时候是早上开始工作,然后回来才开始写,写到挺迟的,那时候挺吃力的。
访问者 : 是什么使您做出全职写作这样的选择呢?
我记得我是在《修聊》创作了大概八十几章的时候然后才开始转到全职写作的。一来是“修聊”的成绩稳步上涨,二来是精力跟不上了,感觉自己跟年轻的时候差距太大了。年轻的时候工作加写作还能感觉自己精神焕发,之后的话就是状态已经支撑不了了,然后就转为了全职写作。
访问者 : 那您现在全职的话,收入怎么样?稳定吗?
我们收入还是挺稳定的,肯定还是全职写作的收入更好。或者怎么说呢,当你的职业收入和兼职收入差距很大的时候,才会考虑把兼职转成全职,对吧。
访问者 : 您平时的写作状态是什么样的?
一般来说,冲月票榜的时候我创作的状态会更爆发一点,因为我就觉得人总是得有点目标的。平时的话就是维持六千字左右的创作,还是挺好的。现在的话,感觉变少了。
访问者 : 在您的公众号中平时会发布一些二次元萝莉的照片,您喜欢现在流行的二次元文化吗?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的,我是从小到大受二次元文化影响比较大的这一代,甚至到现在为止,我都还是比较喜欢二次元。我倒是感觉,我现在其实应该是女儿控,家里有两个女儿。我当时就有一颗“老父亲”的内心,人还是大学生,写的已经是“奶爸”的题材了,别人都以为我很老了那时候。
访问者 : 您会给家里的两位小公主看您的书吗?
她们不看书,不过漫画她们有看。因为漫画出实体了,叫她们看一下这是爸爸的作品,还挺骄傲的。
访问者 : 您在作品中会把自己的爱好加进去吧?是不是因为这个您最后让阿十六和书航在一起了?
啊对。主要就是设定上两个女主中选一个,二选一嘛,跟着剧情走。后来就是挺难取舍的,也不知道怎么写,明面上就留了阿十六这一个女主角。其实到后来,我对感情上的戏几乎没怎么写,就感觉写不写无所谓了。
访问者 : 不少读者在阅读完作品之后,都会摇身一变变成同人创作者,您有哪些和同人创作者有趣的互动经历吗?
开放了网文的模式之后,不久我就开放了《修聊》同人创作的版权,是可以在阅文平台上创作那些同人作品。其实这是比较后来的事了,我在连载的时候,很多真爱粉的读者会在书评区写很多或长或短的同人文。那段时间书评区很繁荣,我们当时就很喜欢把一些同人作品复制粘贴到作品相关区,还粘贴了不少。不过后来因为网文“严打”,各种各样的屏蔽政策出台以后,这些同人文中有很多字眼不过关,慢慢地就都屏蔽掉了,现在好像几乎都没有留下来了,我其实觉得挺可惜的。
访问者 : 按照您的写作习惯,会更偏重于表达个人的观点,还是听取读者的需求?
我是这么想的,就是主剧情的话,我会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会轻易地去变更。因为主剧情变了,后面变了,前面就会有很多讲不通。所以主剧情一般轻易不会变。然后细节剧情的话,更丰富的小剧情,这些我会适当听取读者的反馈,可以使剧情变得更加丰满。特别是有些读者的创意,很有意思,我就会把它加进去。
二、关于作品
访问者 : 您最近有开新书的计划吗?
嗯,是的。目前都在筹备新书中,特别是这两个月都在加紧筹备中,就是这种差不多有半年了,创作的这段时间比较长,所以正好在筹备中。
访问者 : 您能透露一下是哪种题材的吗?
我现在想写的有两类 :一类是纯仙侠题材的 ;另一类是都市未来题材的,带点科幻元素这种的。因为我想试一下,换个题材写写,会不会更有趣一点。
访问者 : 感觉奶骑老师心态很好,敢于尝试,要怎么样练就一颗大心脏?
我感觉当我想要尝试的话,还是很有底气的。我倒是感觉现在的状态还挺好的。
访问者 : 就是您为这两本新书做了哪些准备,需要查资料之类的吗?
嗯,对,就是仙侠还好,仙侠的资料其实前面都有很多人已经总结过了,就稍微查一下就可以了。像那个未来世界的,就需要查很多资料了,特别是在设定世界观的时候。还有货币体系,我也是按照群里有几个作者的提示,试着做一下,我们有个完整的货币体系,这样对未来的世界观就会更好。除了世界观以外,我们开新书的话,还准备写人物设计啊,情节这些啊,这些就是在开新书的时候,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挺脑壳疼。
访问者 : 现在大纲设定的怎么样了?
目前,两本书应该都是设定的前三篇的大纲嘛,就是大纲的前三个大剧情,嗯,也不算大剧情,就是小剧情。前三个小剧情设定好了,慢慢来,慢慢推,然后就是想两本哪个写得更顺畅,然后就到时候养哪个。
访问者 : 您在 2015 年创作的《修真聊天群》深得读者喜爱,这部小说开创了以聊天群切入修真的小说新模式,轻松温馨的现代修真吸引了大批粉丝。您是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呢?
其实当时在写的时候,我想写一个比较贴近生活的那种故事,就是让人感觉 :哇,这种修真或者什么超能力,这种东西就在自己的身边!这种跟生活相关的故事,而不是那种开始修仙之后,就与世隔绝那种,想写一个不同点的。当时流行的修仙应该都是那种玄幻的,或者是接触到修真之后,就很快与世隔绝,与当前生活的世界就划开,跟普通人就没有什么交流。那我就反过来写一个比较贴近生活的这种题材的都市修仙啦。后来敲定了,就是聊天群这个切入点的时候,好像是在很多个选择中,然后就敲定了这个聊天群,因为它最轻松,然后最贴近生活,就感觉你电脑一开,聊天群就必须得拉出来。
访问者 : 那您觉得就是《修真聊天群》受读者欢迎,就是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呢?
主要就是感觉《修真聊天群》那时候比较受欢迎,一来就是剧情的轻松嘛,二来就是很多很多有趣的角色嘛,主角也好,配角也罢,基本上都是有自己有趣的点,闪光的点,这些都会吸引读者。吸引那时候的读者汇聚过来,然后这么多的配角,这么多有趣的角色中,总有一个会是你喜欢那一款嘛,对吧。这是一个群像小说有优势的地方。
访问者 : 在《修真聊天群》中,高某某是以您自己为原型创作的人物,请问您为什么会想到在自己的作品中插入类似于自己的形象?
我其实刚写高某某这个角色的时候,其实我感觉那种差不多是我写作状态的一个变化。啊,我以前写作的时候,是代入主角模式去写的,就是我是主角那种模式。然后写《修真聊天群》的时候呢,那时候是写作状态真的是完全变过来,然后是我代入旁观者这样的角度,这样的心态去写一个故事。就是写作状态也变了,写作想法也变了,就整个东西大变转。然后后来想着就插入个作者进去吧,不影响主剧情,甚至不影响那个主角,就默默地待在旁边然后就稍微有点代入感。
访问者 : 就是在写高某某的时候,写到关于他的情节,您自己内心有什么想法吗?就比如教土著学汉语这个情节。
对,那时候那个,就是说其实写到那一段的时候,本来是想着完全不会让这个角色插入剧情。然后,后来来想想,就是把他写得稍微像当事人一点点就行,也没关系,特别是让我自己有点满足感嘛,就好像自己也参加进去了这么一个角色一样,稍微给自己一点奖励。应该这么说,给自己一点奖励。
访问者 : 从您的处女作《异界之极品奶爸》到《修真聊天群》,您的写作类型也从西方玄幻转向了都市修真,是什么促使了这种转变呢?
嗯,差不多就是,一是年龄的变化吧,就是自己的爱好也在变化,那时候是从喜欢,很喜欢“西幻”那个世界观的,然后就慢慢地转化到对自己中国的那个仙侠这一块,然后是上古神话这一块有更大的考究之后才开始慢慢转变过来的。二来,之前我说过的,我自己的写作状态也在变化,然后就尝试了这么一个全新的题材,就换了一个口味写写,差不多就是这种感觉。
访问者 :《修真聊天群》的火热也带来了很多名梗,比如“许愿白前辈”,不少还在上学的读者表示自己在考试之前都要拜一拜白前辈,来寻求好运气。您对此怎么看?您会有意识地在作品中创造一些梗,或者名场面吗?
对,白前辈,其实说实话,我都是以主角模板去写他的。这种就是,比较主要的这几个角色的属性,以及跟他相关的一些梗,是我在创作之前就想好的,就是为了让读者跟这种角色之间的互动会更多嘛。更多的互动,带来的是读者跟作者之间更多的交流。
在我写作期间的时候,有些读者会以留言或者其他形式提出一些有意思的梗,这些我也会加进去。比如说后来有个望天的梗吧,这是读者先提出来的,我觉得这个特别有意思,我就加进去,然后看的人更多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还可以增加自己跟读者更多的互动嘛,作者跟读者之间的互动。
访问者 : 一般说来,修真小说都是比较残酷的,经常喊打喊杀,但《修真聊天群》这本小说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叙写修真,读起来不会给人沉闷的感觉,您在写作的时候是怎么确定这种风格的呢?
嗯,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嘛,就我也看累了那种喊打喊杀的对吧,那时候很多都是流行喊打喊杀的,戾气又特别重。你动我一个人,我就要先把你全家先给干掉,就那种感觉。一开始读的时候会很容易,就是让人很有代入感的,马上就把状态提起来了。但看多了之后,会感觉很累,我就想着写一本没有那么多爱恨情仇的书,或者说哪怕有爱恨情仇,它也要可爱起来,所以创下了这种基调。我就觉得,那种喊打喊杀的修真小说中的主人公好惨,那时候很流行所谓的“起点孤儿院”嘛,就不管是男主角,还是女主角,在出场之前,父母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我觉得看起来很累。
访问者 : 文学作品往往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而网络小说往往会更具有幻想色彩。有的小读者就对《修真聊天群》中的淬体药方很感兴趣,提出了“简化版的淬体药方可以吃吗?”的问题,您可以隔空回答他一下吗?这我只能用主角那句话,“姐妹们,药不可以乱吃啊!”哈哈哈。
访问者 : 您认为在网络小说的创作中,如何处理真实性和艺术夸张之间的关系呢?
嗯,我知道,就是对作者来说,比较头痛的点就是不太好处理好,这种真实性和那种夸张艺术性之间的平衡。每个作者都是既想读者更有代入感,又想让读者知道这是虚构的,这是假的,但这个度其实是很难把握的,对作者来说是非常头痛的一个事情。
我们想要做到的就是,是每个读者既希望自己能飞天遁地,但又明显地要知道,自己不能飞天遁地,不能真的从路上,哇,跳起来对不对,所以反正就是说,这种就是看作者自己的把握吧,在这种艺术性和真实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然后其实我都感觉这点,对那种现实,偏近于现实题材的那种小说会更方便点。比如说,我好像在看有几本医生文,医生题材的文中,找到就是一些比较实用的小妙方,而且就是那些小妙方它都是有用的,对对对,就是写医生文的,他下过功夫,掌握一些比较,就是正规的,然后就是比较专业的东西,读着读着你会发现它真的有用,真的有这种感觉。
访问者 : 很多读者表示读完《修真聊天群》之后怅然若失,不想宋书航和聊天群的故事就这样结束,您作为作者,在写完一本书后感受如何?
《修真聊天群》写完了之后我在完本感言中其实就跟读者们说过嘛,我在写完“大结局”那几个字之后整个人就软在那里,整个人都说不出话来了,那个可能就是这本书真的是我写得最长的一本,真的是快五年了。那时候就是有人,有人是从高中开始读,然后一直到大学毕业才读完的,哇,这是,就真的就是一个人生差不多一个阶段了的那种感觉。特别是读者也好作者也罢,看到“大结局”那几个字的时候,就有一种怅然若失,一种巨大的失落感冲击过来,觉得挺遗憾,但是又觉得故事,啊,又不得不结束,就说人生总得有聚有散,有散又有聚。
访问者 : 除了《修真聊天群》之外,您其他的作品写完之后也是这种感受吗?
其他的作品反而感触不深,其他作品好像也都是 100多万字就写完了,那时候,那时候反而会有种解脱的感觉,就是啊,我写完了!解放了,就那种,那种感觉,对对对对,这本真的是就是沉淀得越长越久,然后你结束的时候那种失落感会越大。真的,人生有几个五年?
访问者 : 那您有这种失落感会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它?
那就是时间,随着岁月吧,只能让时间来磨,就是时间一点点、一点点地过去,就得到治愈嘛,这种没办法解决。嗯,对,交给时间。
访问者 : 关于《万界点名册》,前面机械加科幻的画风,后面又换了风格,为什么发生了这种转变呢?是因为当时状态没有调整过来,就是我当时的想法是写一个一个的小单元,本来是想一个一个小故事串起来的,然后当时状态和节奏都没有调整过来。我在真正动笔的时候,发现那一个个小故事我没能把它串起来,写着写着就发现,啊,崩掉了。大概是写到第三个故事的时候,我就赶紧把它切换回来了,甚至当时,想的就是,把那本书重新写,但是来不及了。算是一个小尝试吧,但尝试的时候自己的状态没有调整好,还是挺失落的。就是前面想要一口气描述的内容太多了,就给人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就是开篇没有掌握好。
三、拓展问题
访问者 : 网络小说的受众越来越广泛,其中包含很多的青少年,您认为网络小说是否会影响青少年价值观?但凡是你看的东西无论是小说也好,文学作品也罢,甚至是书也好,就是作者向你传递某种价值观,肯定是有影响的。所以这其实也是我们作者被要求去参加各种培训要对青少年正向引导。因为这肯定会对看书的人产生影响。
访问者 : 您认为网络小说的门槛与过去相比,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
因为我几乎都是在起点上写的,门槛肯定是要比十几年前高好多的,这里面的读者大部分都是十几年前的老读者了,虽然还有一些新读者进来。但是网文除了起点还有很多网站,所以总的入门门槛,应该没有以前那么困难了。
访问者 : 越来越多的人都加入了作者的行列。
是的,而且每个网站都有自己的偏向题材,比如这个网站比较注重军事化那一块啊,五花八门,想的也更多,对新作者入门的选择更多。
访问者 : 那你认为起点的标签是什么呢?
起点吧,它好像是那么多网站中唯一一个几乎能容纳所有题材的网站吧,就是你所有题材都能在网站上写,这是他十几年的积累的结果,五花八门海纳百川,所以对老作者来说,就可以这个题材写写,那个题材写写。在这样的情况下,您认为作者是面临更多的机遇,还是面对更大的困难呢?
这两个是并行的,机遇更大,挑战也更大了。机遇就是你能写的东西更多了,挑战就是你要去知道的也更多了,就是上限高了,下限也矮了。
访问者 : 新人作者在开始写作时会遭遇读者很少的窘境,要怎么样坚持下去呢?
成绩不是很好的时候,可能比较难坚持吧。我觉得现在的网站保底机制还是挺好的,可以先提升一下自己的写作技巧。就是怎么把高潮写好,怎么把框架搭好,怎么把自己心里的东西跟读者讲清楚,很快就能起来。先提升自己,积累经验嘛,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很少有人一写就火了的。
访问者 : 您认为一个好的网络小说作者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我觉得网络小说作者最应该具备的品质就是坚持,吃苦耐劳。因为作为一个网络小说作者,你一开始连载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全年无休,你没点坚持的耐力几乎坚持不下来,几个月还好坚持。
访问者 : 您对于想要从事网文写作的人有什么建议呢?我认为写一本书是一个很有趣的人生体验。以前不是有人说,人生三大事 :“生一个孩子,种一棵树,写一本书”。我第一本书写完的时候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是一个人生的好体验,不论成绩如何,都建议大家去写一本,什么题材都没关系。是人生很有价值的经历。
访问者 : 现在有很多网络小说作品都改编成了电视剧、漫画等其他形式,您的《修真聊天群》也改编成了漫画,您在作品改编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难忘的经历吗?说起改编的时候,改编成漫画的时候,就是有几幕的画面就是我和读者都很期待的,名场面。尤其是开篇的时候。就是大家看见名场面出来的时候,那感觉真好!也是《修真聊天群》的漫画好,基本上符合我和读者的期待,所以我就特别期待漫画。
访问者 : 您认为小说与漫画相比,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漫画的话,给人的视觉冲击是更直观吧,是有声音有画面,是小说无法带来的,所以它在传播时有天然的优势。但是小说给人想象空间会更大,比如说《修真聊天群》里的梗只能通过文字表达的,你把他念出来会很尴尬,看的时候会感觉挺有趣地哈哈一笑,所以各有各的优点,就传播方面的话,动画漫画传播力度会更大。
访问者 : 我们都知道,现在网文 IP 改编已经成为一种行业现象。但一些作品的改编反响平平。尤其是出现改编作品与原著相差甚远的现象。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这方面我并不专业,前几年我还想着要不要去了解一下编剧行业,但是写作能力太弱了。当改编的内容出来时,原作的读者是冲着原作去看,会有失落感。怎么解决?就是优秀的原作让改编出来的效果一加一大于二,那就看编剧的水平了嘛,这就是国内外都有的问题。
我感觉改编应该是越来越好,特别是最近这几年,已经有几部作品慢慢改编出水平来了。慢慢来,让这个环境越来越成熟吧。至少我们动漫这块比国外差了这么多年。
动漫改编这一块,男频会有优势,真人改编方面女频会有优势。
访问者 : 在男频小说中,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倾向于吸纳女性读者群 ;而在当下,女频小说中的“强强”“女强男弱”风格也开始大行其道。您怎么看待网络小说中反映出的两性关系变化?
怎么说呢,就是男读者和女读者的感情喜好是完全不一样。然后自己设定的女主角,写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我有女读者之后,我问这个女主角的感觉在你们眼里怎么样,她们说我们看女主角的爱好就和男读者完全不一样,你在写女角色的时候,有些事件,男读者会觉得这个好萌好可爱,女读者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还不如看男主角和其他角色互动。男频作者和女频作者的感情是完全不同的写作手法。所以男频作者吸引女读者还是把人物塑造得更好点,剧情更有趣点。
访问者 : 在阅文各平台作品中,有更多的女性读者成为男频作品的粉丝,您觉得你的作品有哪些地方很吸引女性读者?您在写作时会注意考虑女性读者的感受吗?
肯定会考虑啊,所以我那时也是看了很多女频作者,也是在学习的哈哈哈。
访问者 :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立了与文学创作乃至网文创作有关的专业。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我觉得这个其实还挺好,虽然说能不能成为典型的大神网文作家,天赋肯定很重要,比如我一天只能写七八千字,有些人能写三万,那我肯定比不上的。这就是天赋吊打,不过有些人不经过培训,他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种能力,也许经过培训了,他就发掘出来自己有这种能力,总体来说我是比较看好这种培训的。我们小时候都经历过作文写作班,是对我们的写作有帮助,如果你经过这样的学校,马上就能入行了。
访问者 : 您有没有非常喜欢或者欣赏的作家?
好多。我既是读者也是作者,自己看书看得也多,反正就是起点上的大神来回看。我在看书的时候就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有些人世界观的模式做得特别好,我在写的时候就会对他们世界观琢磨学习,有些人对高潮的把握能力特别好,我看到高潮的时候就会想这种对高潮的把握能力是怎么做到的。反正就是在看的时候就是在学习。
访问者 : 具体欣赏他的哪一点?最近在读哪些书,有没有什么好书推荐?
其实最近正在把架子上的那些老书在读完。新书在追的就是什么《大奉打更人》《万族之劫》等刚完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