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层面的写作诉求
文/王利 方格子是一位以通过描述普通人生活状况来展示人物精神世界而著称的作家。作者笔下都是些生活艰难,内心焦虑的小人物的境遇,作者不曾担负怎样的使命,只是在写她生活于其中的并能体贴入微的现实——普通人的无奈命运。这些故事发生在我们身边,都是我们大多数人每天正看着或者正过着,却说不出写不来的生活,并且能将它写到骨子里去。 在这个小说集中,对底层的关注不同于一般的底层文学创作手法,它循着作者恪守的精神层面的书写来展开,而避开了代替底层言说苦难、控诉社会不公的路子。正因对精神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思索,方格子的小说能够将底层民众精神萎靡的世俗生活写到了心如死灰的绝望境地,由此带来艺术冲击力引发读者深思。 有控制力的叙述,心定气闲将笔触拿捏到好处在精神层面的书写上是异常重要的,也是这个小说集的亮点之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算作这类小说的代表,这是关于一名下岗女工在现实困境中逐渐丧失精神寄托的现代寓言。离异的下岗女工艾云独自生活,原本乐观积极的她对困顿的生活心有不甘,但不论怎样挣扎着寻找生活的目标都摆脱不了困窘不堪的状况。一本旧杂志上说如果你锦衣玉食地死去,下辈子就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这让茫然而绝望的艾云得到启发,由此确定了自己接下来的生活目标——锦衣玉食地死去。置办好昂贵华美的寿服,艾云带着一丝对今生幸福的渴望作最后的挣扎,假如她能挽回丈夫和儿子,她就脱去寿服。然而一个雨夜,在去丈夫家的路上艾云死于车祸,身上的寿服沾满了血污和泥泞,肮脏不堪。好心帮忙入殓的人心生怜悯,脱去艾云脏了的寿服,帮她换上了临时做的灰衣灰裤。就这样阴差阳错,三世轮回艾云也过不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小说对艾云精神世界的描画堪称绝妙。没有深重的苦痛描写,一切平淡甚至无聊,看起来艾云走向死亡不可理喻。然而,作家正是在这样的层面上展示了艾云的死不仅在于生活的困顿,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困顿。那种没有支撑没有寄托没有安慰的茫然的精神状态导致了艾云竟将旧杂志上的话当作生活目标,死的结局是无可更改了,而荒诞的结局更是写尽了一个小人物精神世界的萎靡与空虚。 《上海一夜》关注的是城市的特殊人群。杨青在上海做了多年坐台小姐,但是根本无法融入这座城市,她甚至都不能从工作的酒店正门进入。直到在网上遇见了一名研究生,隐去了身份与研究生相处的那一夜她才感受到了自己是个活着的女人,感受到了自己的母性和尊严。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慢慢展开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避开了道德评判,在对人物进行剖析时带有深刻的隐忧——那些原本应该是青春的淳朴的美好的怎样变成了被伤害被侮辱的。 即使生活富足,脱离底层,精神世界的困境依然不能随之解决。在众多的人物中,中年女性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是作者着墨较多的,也是思考最充分的。她的笔触总能游刃有余地到达她们内心的每个角落。《十二楼的灯》中的程青发现丈夫大年谎称应酬却独自偷偷在外面的小饭馆吃饭。热闹的街市映衬着大年孤独的身影让程青心生怜悯,然而这无法阻挡这一对中年人家庭情感生活的枯萎,内心日渐荒凉,孤独无休止地噬咬。彼此了无生趣的过日子,还要在儿子面前装出幸福的样子。还是儿子一语道破:你们俩心里装着多少事,还装出幸福家庭的样子。内心疯长的委顿,无可排遣。在老街独自散步,程青邂逅一个与自己一样内心绝望的男人。几次不期而遇,两个现代的中年人心照不宣地放纵自己犯下错误,然后谁都无意改变原来的生活状况,又心照不宣地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继续生活。 婚姻爱情题材小说情节是没多大看头的,方格子这类作品情节平淡自然,刻意表现的依然是女性的精神世界,对充满着复杂情愫的人物内心动静把握得准确而充分。《像鞋一样的爱情》通过描写一个女人的放纵而自律的婚外故事,将女性挣扎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渗透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我跳舞吧,洛丽塔》中内心不知错了多少遍的母亲却仿佛掌握了婚姻幸福的圣经,和错到别人那里一次的父亲过着令人艳羡的婚姻生活,而两个女儿面对婚姻的困境却依然彷徨不知所措,母亲充满哲理的婚姻理论不知能否在下一代中产生作用,引发读者无尽的思索。 同样漫不经心地描画精神世界的是《平淡无奇的一夜》。女主人公因前夫搬回同住而心生厌恶,忍无可忍以致精神崩溃臆想成灾,最终以残忍的手段将前夫杀死。一个惊悚的故事,作者叙述得缓急有致,语句间充满张力,像拉着家常,不动声色地让暗涌迭起,将故事带到了绝境。最后的谋杀一段写得幻美异常,动人心魄,阴冷到骨髓,强烈的震慑力令人绝倒。 方格子以江南乡镇为背景的小说充满浓浓的怀旧情调。《小青老师》讲述了两个乡村青年爱情和命运的悲剧,也是一曲在城市化进程中日渐落幕的乡村社会的挽歌。小青和安平虽然像其他年轻人一样向往外面的世界,但都选择了守着祖训守着双溪在乡村里过与祖辈一样的生活。小青对安平情愫暗生,而安平因不能生育而娶了外乡带着三个孩子的寡妇。守着祖宗的戒律,小青与日渐破落的乡村一起老去,安平带着残疾从镇上回到双溪,却带不回那三个可以给双溪添丁口的小伙子,而双溪的祠堂、戏台、锣鼓连同祖宗的训诫都将在城市化的改造消失,小青安平们安分的灵魂也将无处存放,只能与乡村一同没落、消失。 方格子的文字老练,朴素从容,不避方言土语,有清新的地域色彩,写来波澜不惊水到渠成,读来亲切丰盈。这样的文字写就的小说是可以细细品读的,读来淡,品着浓。对人物精神世界敏锐的洞察力,对文字的超凡驾驭力,张弛有致的叙述控制力,作家方格子的写作视阈理应更加宽泛,她潜在的创作能力定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