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妙妙小说《打开幸福的盒子》
发布日期:2010-02-05
00:00
访问次数:
文/张德强
从来没有为一部小说写过序文,这是第一次。
因为我的擅长是写诗,对于读诗、悟诗、品诗、评诗似乎还内行些,偶尔也写写诗评短文,或为诗歌选本丛书之类撰写总序,也帮一些诗友的个人诗集作过序,却鲜有评论小说的文字。当然,作为浙江文艺出版社的编辑,有时也得替自己责编的图书(包括长篇小说)写些推介文章供媒体宣传用,却从未为小说集子作过序,确也没有小说作者会找我来写序。
然而妙妙不同,妙妙是诗人,是一个热情率真,充满童趣的青年女诗人。虽然这已经是妙妙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但全书依然故我地充满了浪漫的诗意,文字曼妙多彩,抒情味特浓,我是把它当作叙事长诗来阅读欣赏的。
我和妙妙结识已有十多年了,知道她从小立志要当文学家的执着,为了要实现用文字说话的理想,妙妙几十年如一日沉浮在文学的海洋中,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文学之路的艰辛伴随着数千个寂寞难熬的日子,在时光静默的流转里,她抓住了闪闪光亮的星火,定格成一个又一个转瞬即逝瞬间永恒的美满。
我们是绍兴同乡,她总是亲昵地叫我张伯伯。当初她刚学写诗歌,痴迷文学,给我寄过许多处女习作,诗虽然显得稚嫩、浅露,却也纯真朴实,清新可人。2000年妙妙出版了她的第一本集子《爱恋着是一种美丽》,我曾给她写过一篇诗评,发表在浙江电力系统的文学季刊《东海岸》上——妙妙供职于县市级供电部门。她经常通过信件、电话和我联系交流,汇报近况和自己的想法,向我倾诉她的烦恼,她的欣喜,她的惆怅,她的感叹,她的创作心得,她的生活琐事。每当有什么重大的事儿需要抉择也总喜欢来征询一下我的意见,真把我当成了她的长辈亲戚看待,这让我很是感动。
妙妙是个十分坚强又百分百柔韧的女孩子,生活中经历过常人无法承担的苦难,渴望着阳光总是孤注一掷地在阴影里不断地突围。她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却无畏地攻读了全国大学自学考试,2005年6月30日她用十年时间获得了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文凭。经过数年坚持不懈的苦学勤读,一门一门顺利通过了合格考试,连最难的古代汉语也硬是被她啃了下来,终于拿到了大学文凭。
妙妙说:这是她人生道路上大幅跨越的极关键一步。的确,对妙妙而言,不仅仅是她的学历得到了提升,关键是她从胆怯的幼儿期迈出了成长中难得地头一步,从而在无数次的搓折失败面对现实中始终不渝自信满满。几年攻读更是大大扩展了知识面,拓宽了视野,积累了经验,丰富了人生阅历,为她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妙妙当时参加自学的考卷一直是浙江大学的,毕业证书上也加盖了一个“高等院校‘浙江大学’”的印章,可她对我说:一生中如果不能进浙大真正读过书会是终身的遗憾。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她一直在给自己加压,在不断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在追求更加完美的人生价值。越是忙碌,越感充实,也就越觉得快乐幸福,这就是妙妙生活着行进中的逻辑。每天她都有做不完的事,干不完的活,除了上班、家务养孩子;她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各类书籍的阅读,存储于自己所虔诚所痴爱的文学创作中。
从诗歌起步,到散文、随笔,到童话,到小说,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无论哪种文体,什么内容,都环绕着一个中心点:爱;都诠释着一个关键词:爱。
她的第一本诗集叫《爱恋着是一种美丽》;她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书名是《我从灵魂深处爱你》;散文、随笔集《风过飘香》和我手头这本二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打开幸福的盒子》,同样都是饱蘸了生活中诸如此类浓得化不开的绵绵爱意。
可以说,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是妙妙近年生活、思想、情感流程的忠实反映,着重表达的是爱情、亲情、友情,记录的是一个当代女青年绚丽多姿的生命轨迹。全书分为“巧克力牛奶”、“金秋诗会”、“朋友”、“蝶舞花飞”、“柔曼粉红”五章,总体色调明朗欢快,时代印记鲜明,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活泼灵动,富于艺术感染力。
从妙妙的字里行间看出,这是一个“离不开爱的小女人”,愿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她追求无拘无束、浪漫自由的生活,是一个童心未泯、坐在旋转木马上永远长不大的女孩,人称“小妖小精灵”、“幸福的小猪猪”。在小说中,她以甜蜜与满足抒写着她和比她小十九岁男友的热恋过程:男友热恋时为妙妙折千纸鹤时的真诚、俩个海边月夜手拉手款步嬉水时的浪漫、车站泪眼送别时的依依不舍……
妙妙以她生动灵气的笔触勾勒参加《诗歌报》金秋诗会所结识的众多青年诗人各异的风采;作为网络散文、随笔专栏“心情文字”的首席评论斑竹,她用时尚流行的QQ互动语汇再现了不曾晤面的朋友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她还借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俩个终成眷属有情人婚后生活琐碎而温馨的点点滴滴:包括对父母为她装修婚房奔波操劳的感恩;到丽江、普陀山旅游的感受;结婚周年纪念的甜蜜;去东山踏青沧桑探幽的历史情怀;收养流浪狗、祭奠宠物的悲悯心情……
尽管这部小说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没有曲折起伏的情节,没有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没有吊人胃口的悬念结局,但却不乏可读性。读者为情感的涓涓细流而打动,幸福的盒子正在慢慢打开,里面藏着的就是爱,对爱人的爱,对亲人的爱,对朋友的爱,对小动物的爱,对大自然的爱,对生活的爱。让这些体现真善美的爱所带来的幸福欢乐,与读者共同分享,让失望中的人们看到人生多姿多彩的希望。
“神说,所谓幸福,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着你的爱人,一帮值得信赖的朋友。”这是书中男主人公发给女友的一条短信,或许这就是妙妙对幸福的理解,也是这部小说的主题。爱无处不在。是爱的絮语,爱的坦陈,爱的哲思,爱的禅意,成就了这本书。
妙妙说,现在我写作,更多的是一种无技巧的记录。而文学大师巴金认为,写作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技巧。妙妙这二十多万字是自然而然从她的笔端流泻出来的。“把对万物的关怀都当成爱情来看待,文字本身就有了鲜活的生命。”妙妙的真切体会,道出了她写作轻松、文字快乐的秘密。
妙妙牢记着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名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鹜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妙妙说过,内心深处,文学将置她以更加寂寞的境地!
末了,祝愿妙妙这热心肠“燃烧的小火柴”一如继往地把一份份性情点燃,让更多朋友“打开幸福的盒子~!”我也祝愿妙妙一一去实现她未了的理想:考个浙大的研究生;学会至少一样乐器萨克斯、长笛或电吉它;在舞蹈上更上一层的精进。她说:要让自己忙得不亦乐乎,凡是和美沾边的种种艺术,都会乐此不疲地去靠近。
2009年6月15日杭州雅士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