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可馨
与人交往如鱼得水, 陶醉在笛声中的“小赵老师”
来源:浙江省青少年作家协会 | 时间:2022年03月30日 15:05:12

诸暨市暨阳小学 三年级
我叫赵可馨,是诸暨市暨阳小学三(3)班的一枚小巧玲珑的女生。在大家的眼中我是一个沉静稳重,做事认真踏实的好孩子,我的眼睛虽然小但非常有神,身材小巧但非常敏捷。在学校里我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协助老师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同学们有问题都喜欢找我来解决,还送我一个外号“小赵老师”。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很好的人际关系我已经连续当了三年班长啦。我的爱好有很多,比如打网球、写作、吹笛子、画画……我最喜欢的就数吹笛子了,那悠扬的笛声从笛子中“飘”出来的时候让我感到特别的放松和享受。
获奖荣誉
2021年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
2021年诸暨市“用英语讲故事”演讲比赛获“人气小达人”、“表演小达人”称号
2021年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2020年校级“六一讲故事”一等奖
2020年校级“科技画”一等奖
2020年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2020年校级金苹果好学生
2020年校级智慧果娃
2019年校级金苹果好学生
赵可馨访谈
李晶晶【《少年文学之星》杂志编辑 】(下称李)
赵可馨【2021年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下称赵)
李:“有家杯”第十五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主题是“家”,看到这个主题,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赵:我的第一感受是家庭的温暖,一家人围在一起做馃子,其乐融融,大家聊些趣事和各种见闻,有热气腾腾的厨房和各种材料工具,做出来的清明馃白的似玉,墨绿的似无暇的翡翠,每一个都透着亮,润着香。清明粿的味道,是外祖母的味道,是故乡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
李:你的现场赛作品和参赛作品中有很多细致入微的描写,想必你对生活观察得非常仔细,说说你平时是如何观察事物的?
赵:我平时看到新奇的动物或者植物,都会拿放大镜看(在保证它不会咬人、抓人的情况下)或者看到一样感兴趣的东西,如果实在问不到答案,就会上网找一下,找到合适的答案之后再仔细地观察一遍。另外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仅仅用眼睛看是不够的,还要用耳仔细听,用鼻仔细闻,如果可以的话还能用嘴巴去品尝,用手体验触感等,这样我们的作文就能有很多细节可以描写了。
李:你的参赛作品《家的味道》写了美味可口的清明粿,读起来让人垂涎欲滴。除了清明粿,你还有没有什么特别喜欢吃的食物?
赵:还有南瓜饼,饺子,糖央,三鲜,团圆果等富有诸暨特色的美食。
李:你如何看待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赵:动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应该是和人类平等的,人类应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它们,保护它们,而不应该伤害它们。我们应该懂得动物也有生命,我们应像朋友一样多给予它们一些关爱和呵护,平时多和大自然接触,去了解动物,和它们和睦相处。
李:成长路上有挫折也有收获,当你遇到挫折时,你是怎么做的。
赵:我现在才三年级,所以遇到的都是小挫折,一般我都能及时调整心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所以一定要勇敢地面对它们,想办法战胜,并且克服,可以去运动一下或者听听音乐调整心情,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每一次挫折,让自己在以后可以做得更好!
李: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写作的?你觉得写作给你的生活上带来了什么?
赵:是从去年暑假,在我的写作启蒙老师的课堂上爱上写作的。我觉得写作可以抒发自己的情绪,把喜怒哀乐都写在里面,另外写作让我变得对生活的细节也会特别留意,让自己的心思越来越细腻。写作能够很好地记录生活,很好地展现生活。会让我越来越喜欢语文这门学科,写作也让自己的素材越积越多!
李:如果有一次穿越时空的机会,你最想穿越到哪个时间点干什么事情?
赵:我最想穿越到前年去欧洲游玩的时候,全家人一起,可以再爬一次瑞士的雪山,再滑一次雪。还可以到大草地上打几圈滚,再去法国的凯旋门下喂喂鸽子,看看埃菲尔铁塔,吃顿米其林餐厅的大餐,再去西班牙沿海小城吃顿火腿肉,逛逛那边的美丽沙滩。
李:说说你最喜欢的一本书。
赵:我最喜欢的是《夏洛的网》,这本书主要讲了一只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的动人故事。为了帮助好朋友摆脱最后变成熏肉火腿的悲惨命运,夏洛用丝在猪栏上织出了“王牌猪”“谦卑”等字样,这让威尔伯在集市上赢得了大奖并最终得救。夏洛为朋友牺牲自己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我要向他学习,做一个帮助他人,学会感恩,珍惜友谊的人!
李:除了参加征文比赛,平时还有什么别的文学活动吗?
赵:我还参加过“浙江诗词大会”。
李:“有家杯”第十五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共有十五万余人参加,从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是要经过层层筛选的,那你知道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评选一共分为哪几个阶段吗?
赵: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分为:海选、初评、复评、现场赛和终评五个阶段。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4号-1 地址:杭州市莫干山路110号华龙商务大厦516室 邮箱:zjqsnzx@126.com
©copyRight 2011 浙江省青少年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