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聚焦 >> 浙江省作家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

管平潮:保持初心,以文学回馈浙江热土

发布日期:2024-01-29 09:1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作家》微信公众号

编者按:2024年1月11日至1月12日,浙江省作家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在杭州胜利召开。大会闭幕后,新一届主席团成员积极响应大会号召,聚焦新时代浙江文学攀峰的使命职责,引领文学浙军开启新的征程。根据省作协党组部署,从1月21日开始,浙江作家微信公众号、浙江作家网、潮新闻等平台将推出省作协第十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的深度专访,提供浙江文学未来发展“新”视点,勾勒浙江文学发展新图景。本期(第八期)推出浙江省作协副主席管平潮的专访。


保持初心,以文学回馈浙江热土


写作者要不忘初心,这是管平潮常挂在嘴边的话,近些年,他秉持着这种信念,深入基层、坚持创作,投身各类文学工作,在浙江广阔的文学舞台上留下自己的印迹。

1月12日,为期两天的浙江省作家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在杭州闭幕,管平潮连任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会后,他接受潮新闻采访时说,连任让他感到了同行的信任和支持,以及组织对他过去五年工作的认可,“能有这样的机会,我倍感激动和荣幸。未来,我将不忘初心,继续以绵薄之力推动浙江网络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管平潮是江苏南通人,2008年来杭州时,刚完成首部小说《仙剑问情》的创作,开始着手写作第二部《九州牧云录》。那时他刚刚毕业,字里行间都有一种独属于少年的热烈纯粹,“如果当时我接受采访,讲话的音调可能都是上扬的。”管平潮笑道。


在杭州长达16年的生活,让他的创作日趋成熟。在管平潮眼中,杭州是他的“第二故乡”,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这片土地滋养着他,也成为了他的精神底色。

“最近的几部作品,我融入了许多浙江元素,希望以这种方式回馈我成长的地方。我相信,广大作者和浙江的大地山河是互相滋养、互相提升的。如果你没有了解过自己生活的土地,整天呆在书斋中,怎么可能创作出与时俱进的文学作品?”

回应省委领导对浙江文学事业发展的殷切期望,管平潮说,“就像省委易炼红书记说的,要展‘纸’出精品,写精品可能比写快餐文学累,但长远来看,快餐就像一阵风,吹过就没了,精品则会像风景一样固定下来。因此,包括我在内,浙江作家要有心气儿写精品,不沉迷于一时得失、暂时的利益,目及长远,作品的生命力才会更强,社会价值也更持久。”

针对“如何实现新时代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管平潮认为,网络文学要达到新高度,文学创作者,尤其是网文创作者,就需要降速、减量、提质。“我本来就是在一线写作的人,现在乃至今后10年都在写,知道写一部经典作品的难处。很多时候,你快速写1000万字后达成的效果,未必比得过别人写20万字、50万字后达成的效果。好作品需要日复一日的打磨,成熟的网络作家可以尝试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文学高峰迈进。”

助推浙江文学从“高原”向“高峰”的跨越,既需要根植文学土壤的精耕细作,也需要对浙江文脉的传承与开拓。管平潮认为,讲好浙江故事,关键是提炼浙江精神。“就像一幅对联描绘的那样,‘潮射钱塘天外阔,湖分西子镜中移’。浙江不仅有小桥流水、烟柳画船,还有鸡毛飞上天、弄潮儿向涛头立,更有‘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这种温婉友善的柔情,和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豪气,才是完整的浙江精神。只有把这些精神融入书中,才能创作出不负时代的文学作品。”

2023年省作协提出“文学新浙派”,为浙江文学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作为新文学群体代表,管平潮认为,未来,网络文学会扩充“文学新浙派”概念,“浙江有很多头部网络作家,可以鼓励他们创作更多带有浙江特征的作品,推动浙江文学‘出圈’,打响浙江网络文学品牌,甚至形成‘网络文学新浙派’,以文学为重要支点,撬动浙江各地文化、文旅乃至经济发展,为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更多文学力量。”

受访者简介:


_BBB7912.jpg

管平潮,省作协副主席,省网络作协副主席。代表作有《仙剑奇侠传》《仙剑问情》《燃魂传》《血歌行》《九州牧云录》等。作品曾入选广电总局、中国作协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名单,中国作协“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扶持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