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之歌
来源:《少年文学之星》杂志社 | 时间:2021年11月30日 16:46:38
她,一直为感之所寄。有时,是划破夜空之镰刀;亦有时,为一面亮堂堂之白玉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其为千千万万人家仲秋之时团圆的灯火;反为,亦为羁旅在外游子内心之思乡情之寄托。
至暝昏,于其光辉下之美景甚至可谓无以言语所表。她缔造了树树银妆;创作了湖面粼粼波光中闪闪的高洁的白;激起半夜蝉鸣;唤起蟋蟀的狂想曲;惊起三两飞鸟。
这平凡之夜,若出自她之手,亦不平凡了。
她著就了一位大诗人之一生。此人想必人人皆知,正是姓李名自字太白者。
此人,与其有种特殊之分不开之缘分。李白生于其中,活于其中,亦死于其中。她成了一代大才。
秋夜,李白望着她,写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其后,诗人赏她,留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之慨叹。
在它的照耀下,诗人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怀着几分孤寂,饮酒月下,与月对话。
诗人泊于牛诸山,见其曰:“登丹望秋日,空忆谢将军。”
姑苏台留下:“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峨眉山处,言:“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又言:“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雨后它让诗人观赏了“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之景。
诗人江上饮酒,醉入水寻其影而亡。
无她,何以成千万之古今名句?
她柔和温柔,使夜晚多姿多彩;她神秘无比,自古传说浩如烟海;她高洁清幽,给人闲适。
她是“玉兔”脚下之土地,“嫦娥”从她身上携来珍贵的月壤。
苍穹上的她,正是千年航天梦之见证者。
她,光明胜洁,眼白无黑暗之说,内心光明。
她,并没有正午阳光的骄傲刺眼,惟余柔和与虚怀若谷。
她在夜空中游荡,在白莲花扮的云朵里,缓缓的,缓缓的穿行;其跃过山丘森林,渡大江大河,漂泊在海面之上,碧波如镜。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港小学602班 匡钟威 指导老师:范忠妹)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4号-1 地址:杭州市莫干山路110号华龙商务大厦516室 邮箱:zjqsnzx@126.com
©copyRight 2011 浙江省青少年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