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凌云
中国文史出版社近期向读者推出浙江青年女作家翁筱的小说集《默笙时代》,我读完集子里的11个中、短篇小说,被流淌和洋溢着的青春之美、人文之趣与人性之光所吸引。
作家面对宏阔的时代,其笔下的关注点和切入点却不尽相同,这也折射出作家的思想立场和精神路径。在翁筱的小说里,我们不难看出她喜欢以小城为背景,聚焦时代浪潮中当代青年人的生活、情感和梦想,尤其是他们的爱情,其故事或聒噪、或恬静、或凄美、或温馨,但风格始终细腻婉转,字里行间隐藏着对人性的悲悯与关怀。
《楚家台门》讲述的就是一个瑰丽而萧瑟的爱情故事。图书管理员梁素素与文艺干部傅明松相识、相知、相爱于楚家大院,浪漫的情怀带来了绚烂的畅想,然而热恋过后,由于梁素素比傅明松“整整大了十三岁”,世俗眼光里的“不现实”,造成了他们爱情的“无果”,最后的分离给故事平添了无尽的悲情,作者也随之感叹:“爱情是太过美好的东西,越是美好的东西,越给心灵带来忧郁和伤痛。” “就连月亮也有残缺不全的时候,有缺憾的生活,才叫人生。”这是《秋分》里的“我”与“他”经历了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情之后,“我”的心灵独白,其实也是作者对人生本质的释义。
作者敏锐地追踪着小城里各色青年的爱情故事,《无名小巷》里林少峰与何书凝的相恋,就再自然不过了。大学毕业不久、在街道办事处工作的林少峰,每天下班后都要从宿舍走过那条无名小巷,到那棵大樟树下的茶水站泡开水,与打理茶水站的何婶的女儿、正在读师范的何书凝相识,俩人一见如故,“人生有时候很奇妙,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也许上天早已做好安排。”很快,他们便开始了锦缎般温情的初恋。可是,何书凝父亲何再文与洪嫂的私情以及洪嫂的意外死亡,却给何书凝带来极大的刺激,她对爱情和婚姻产生了怀疑,发出“也许,能摈除一切欲念,保持空灵之心,就是人生的一种智慧”的人生喟叹。这是作者对女性的生存境遇与心路历程的关切。
在《紫堇有毒》里,有韩紫堇与宁杋压抑而低回、年龄相差较大的师生恋,爱情能给恋人带来巨大的喜悦,伤害与痛苦也往往随之而来,“老少恋”更是如此。与之相似,和小说集同名的短篇小说《默笙时代》里,也有默笙与顾非羽的一段不宜之恋。“老少恋”的话题进入了小说的观照视野,也是当下社会一个热度颇高的话题。他们爱得如痴如醉,同时又深陷于“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的无限感伤之中;他们爱得那么倾心,爱情之路却艰难曲折。作者写道:“固执的青春应该是雨天撑一把透透的伞,就算世界变了,还能抬头看看天空的颜色:由浅变深,或是由冷变暖。”“我只是,在跟你不熟或者很困的时候,有点高冷”,富有哲理的阐释性句子充满着矛盾与救赎之感。
翁筱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擅长描写女性的形象,她写她们的青春、职场和日常,写她们的寻觅、抗争和沉沦。她的每篇小说都有女主角,《楚家台门》里的梁素素,美艳,从容,有着丰富的生活,有着快乐的心性;《眼》里的许小寒,多才,执拗,自食其力,勇于抉择青春;《紫堇有毒》里的韩紫堇,敏感,倔强,不懂深沉却有深爱,有了深爱多了惆怅;《默笙时代》里的默笙,优雅,高冷,不懂事时喜谈未来,懂事后爱忆往事;《无名小巷》里的何书凝,清纯,好学,失败过后有成长,痛苦过后有感悟;《枕流》里的秦晴,正直,善良,文艺青年中的“范儿”,认为“经商也是一种文化”……她们出生与阅历不同,希望与困境不同,性格与主见不同,组成了各具特色的女性人物群像,让故事饱满,人物丰满,从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社会画卷。
小说集《默笙时代》没有宏大叙事,没有荒诞离奇,却有严谨绵密的“小设定”,环环相扣的“小逻辑”,作者从细节入手,用敏锐的笔触,对生活、情感进行贴近的描摹,尝试着接近人性本质的叙事。譬如《楚家台门》里梁素素丰满的身材总让傅明松“心旌荡漾”,他们在暧昧与露骨之间摇摆不定,终于发生了“美好憧憬和诗意向往的第一次”。《无名小巷》里林少峰和何书凝“两个人在宿舍里拥抱、亲吻,甚至相拥着和衣躺在床上时,他都会有遏制不住的冲动,却总是被理智所代替。”“这样散发着幽幽兰香的日子,远比急风暴雨来得更为美好。”在情欲纠缠的落英缤纷里,他们保持了一份对人性本质的真实,使得小说集《默笙时代》具有丰满度和生命力。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小说中详细描写江南老宅(见《楚家门台》)、老城小巷(见《无名小巷》)、传统面食姜汤面(见《楚家台门》)、林家铺子食饼筒(见《枕流》),以及形成于明末清初的台州乱弹(见《楚家门台》),都融入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民间情怀。这些看似枝枝蔓蔓的乡间闲话,却是绵延几百年的华夏文明的一部分,也给小说增添了鲜活与生动的艺术魅力。
小说集《默笙时代》也有缺憾的地方,比如谋篇布局略显生涩,人物塑造方面——青年人的理想之美、信仰之美、奋斗之美还表达不够充分。当然,翁筱还会厚积薄发,有更加丰硕的收获,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