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浙军 >> 访谈评论 >> 研讨 >> 研讨内容

李蔚超:这本作品选很能够呈现浙江文学的状态

发布日期:2017-11-28 00: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文学报

李蔚超

这本作品选很能够呈现浙江文学的状态,诗歌、散文、小说、科幻文学、儿童文学,都是“80后”乃至“90后”的青年作家,全面的题材,齐整的水平,这是浙江文学的特色。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浙江文学的问题可能是中国文学的问题,浙江青年作家的成就和问题都代表着目前青年写作的状态。读这本作品选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浙江作家的艺术耐心是非常强大的,作家们特别有耐心地去描写生活,描写人物之间的关系,描写生活中那些细微的事情,同时情感都很饱满,似乎是浙江历代作家的文学基因在年轻一代作家中的延续。但又有些遗憾,这里也有一个当代文学界都在讨论的观念转变的问题——我们的文学还能不能像三十年前的新文学那样做,我们要不要一个总体性的判断和价值观,我们要不要在19世纪文学中寻找一种资源来让我们的叙述不再那么碎片化、一地鸡毛?《心经》《初心》《迁徙》《南方慢速公路》都有这个问题。以《心经》为例,写的是一个孤老太太的故事,这个老太太是我们上一代的上一代人,这个人群在中国实际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他们不具备消费能力,不赚钱,是儿女们的累赘,这些徐衎都描写得很好,但在这个人物身上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历史感。在我们的父辈身上,历史意义是非常重的,他们日常生活的状态是有着不同印迹的。但在这几篇青年作家的小说当中,我看不到任何历史的印迹,故事的人物都平铺在我们身边,或者说以我们这代人的视角去观看他们。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仍然是一个人性恶的东西、一个欲望不足的东西,我甚至不认为特别新鲜,也不一定代表上一代人全部的历史真相或者个人真相。

我还想说说哑者无言的诗歌,他的诗歌世界很丰富,里面有很多他者世界和他者形象,《寻人启示》《神奇的叫卖者》《夜行者》都是如此,特别是《夜行者》让我很感动。这首诗写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看不到的人,晚上在街上扫街、收垃圾、送快递这类人的生活。哑者无言关注这个时代的他者而不是自我,愿意用诗歌语言将他们的形象点亮在我们眼前,我要向诗人致敬。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