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浙军 >> 访谈评论 >> 研讨 >> 研讨内容

相宜:同代人的作品让我非常欣喜

发布日期:2017-11-28 00: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文学报

相宜

看到选集中很多都是我的同代人,他们的作品已经写得很好了,让我非常欣喜。在我看来,有几篇小说可以用一个主题来阐释,就是精神的回归和出走。比如赵海虹的《宝贝宝贝我爱你》,这篇作品很有意思,讲的其实是一个老问题——婚姻和家庭的状态,但是把这个老问题设置在了科幻的场景当中,探讨的是两性关系,尤其是男性在一个家庭中的责任和成长的问题。悟空的《初心》,故事的内核是中年危机,现实生活、家庭矛盾和非常温暖的回忆一直相互交织,主人公一直希望在改变了的生活状态中寻找到他的初心,这种初心就是快乐,是大家相亲相爱的快乐。丙方的《三天两夜》,讲的也是夫妻之间的故事。一对夫妻因为怀不上孩子,生活就没有希望了。丈夫决定出走,回老家三天两夜,为他的妻子跟他的朋友制造一个怀孕的机会,这个看似很荒唐的举动,其实我觉得蛮艰辛的。这个故事篇幅不长,但是三个人挣扎的心情,还有那种纠结表现得挺好的。这三个作品的主旨都是关于婚姻、家庭和精神回归的,而接下来的几个作品探讨的是精神出走的状态。徐衎是这本作品选里最年轻的一位作家,他关注的却是一个老年生活的主题。小说虽然设置了一些悬念,但是整体的叙述语言是很平缓的,是波澜不惊的,把人性幽微裂变的瞬间写得很好。如果说《心经》描述的是老年人想冲破现有安稳状态做出的一个改变的话,那西维的《迁徙》勾勒的是青年人在变化的环境中是如何适应和安处的,那种环境的改变带来一个少女的忧愁和心事,整体叙事比较舒朗,同时又显得比较散乱,但我想,这个状态也跟少女成长中种种的精神状态比较契合,少女都是这样长大的。跟《迁徙》比较松散的状态不一样,赵挺笔下的精神状态是比较紧张和焦虑的,《南方慢速公路》始终在写一个“我马上要去北方”的念头,被不断出走的焦虑和出走笼罩着,让我想到余华《17岁出门远行》开篇的状态。小说里面有一句话是北京的那个朋友老柴鼓励主人公开车去北京,说:你从你家开到北京,也就是从南方开到了北方,到了北方你的内心又有了一本书。但是我想,虽然主人公始终在南方慢速公路上行驶着,他可能永远到不了北方,但是他心中收获了一本书。我认为每个文学青年心中都有诗和远方,虽然远方可能永远无法抵达,但至少有路上的成长和诗的陪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